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

[最近看的書, 想和大家討論的事情]

「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,是用刻苦,是用勤奮,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,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,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值得擁有尊敬,我們又怎麼能夠允許這個社會將他們分別列上不同的標籤呢?」
站在第一線的作者以直白文字寫下來的工地人生百態,  還有各種文化, 看了會哭
因為有些人只想要活著,
因為有些人還是喝花酒,
因為有些人還是在收賄,
因為有些人犯錯之後還是工地的人擔罪
即使現在是 2017

12/15/2017 我去參加了中研院的
《未竟的奇蹟: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》新書發表暨座談會
書中寫作各章節的部分研究學者有出來說明, 內容不錯
但老實說, 我很討厭看到 轉型中 這三個字, 看了十幾年, 從高中就在轉型產業
轉到現在轉到哪裡去了?
! 這邊不討論健康老化的經濟和葉克膜經濟 或 產業要小而美還是要大型企業比較好 !


去吃晚餐的路上只想著錢要怎樣才會到工作者手上?
假設轉型成功, 企業獲利, 來到了經濟起飛的台灣 (一半也可以)
那政府要如何幫忙工作者拿到企業收益後的部分?
便當錢都不會因為原物料下降而下降了, 那企業賺錢會給工作者多點錢嗎? 
(a) 政府要出手嗎?
(b) 全權交給勞資雙方和自由市場嗎?
(c) 工作者可以做什麼事情使得自己拿到利益? 或是逼到讓企業給出獲利?

從過往到現在的歷史經驗, (b) 很像不是一個結局會往好的方向走的選項
那政府出手幫忙工作者可以怎麼做?

(a.1)
直接規定中小企業獲利多少以上, 必須發放給工作者多少的金錢?
那企業只需要把帳本寫到法條規定的線底下就沒事情了:(

想了想,直接性的規定很像不是一個好的方法, 畢竟可以逃掉的方法太多
那如果政府把這種直接規定企業給錢的方法 換成 間接讓工作者獲利
是不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? 哪些會是這種工作者間接獲利的答案?
我們要如何去接近這個答案?

(a.2) (如果大家有好點子可以留言在文章下方)
間接獲利: 
更改企業的稅制 (企業賺的少 ---> 政府賺得多 ---> 用在工作者身上 ---> 間接賺)
增大罰金並且嚴格執行勞檢 (罰金變多 ---> 政府賺得多 ---> 用在工作者身上 ---> 間接賺)
.
.
.

我真的想不出來還有哪些

為何資方都可以想出來這麼多方法來盡量使得工作時間很長, 收入很少
為何我卻想不出來可以利用哪些間接方法使得工作者生活變好? damn it

不要跟我說自己努力的離開工作不好的環境
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說離開就離開, 也不是努力就能離開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環境
每個人的起跑線都是不一樣的

12/18/2017 新增以下 Claude and Meiyin 回覆以及三人群組信件紀錄

Claude:
經濟學還是比較談生產要素與生產結構。不過,分配問題還是很重要,有幾個概念可以繼續討論,像是全民基本收入、生活工資。稅務上如何針對高收入階層課徵較高的稅率,還有不動產的轉移與繼承上的稅率。簡單來說,分配問題所涉及的面向很廣,社會很複雜,並沒有一個所謂最佳(只能先做這個),或是終極的解決方案。手段與政策需要不斷的實驗與檢討更新。社會學多數要偏向實然面的分析與紀錄,對於應然面,做的只是小小的建議而已,因為應該怎樣涉及價值判斷,應當要留給讀者判斷的自由。

sch_Re:
我知道分配問題面相很廣, 也沒有要尋找最佳解, 只是一步一步接近目標
我贊成手段與政策需要不斷實驗與檢討更新, 但是從沒感受過政府有在檢討更新

社會學多數要偏向實然面的分析與紀錄,對於應然面,做的只是小小的建議而已
所以就是做歷史的意思? 既然有紀錄也有分析, 那做完紀錄分析之後, 總是會有軌跡告訴我們發生什麼事情, 當世界上各國經歷同樣的軌跡越來越多之後
難道我們還不能從紀錄分析給人答案嗎?
ex: 我們看到希臘發生的事情之後, 不是就很積極的修改 18% 之類的東西了嗎?
我們應該不會想讓只會玩模型, 拼經濟的人來讓台灣工作者獲得更多利益吧


全民基本收入和生活工資我沒有寫進去的原因是: 會牽扯到太多東西
目前想得很簡單, 當企業賺錢時, 要如何把企業的高收益轉變成工作者的利益?
首先, 不可能要求所有賺錢與不賺錢企業都給員工固定的薪水, 老闆一定跳腳
那總可以設定一個目標讓 穩定獲利 的企業把獲利轉變成工作者的利益了吧!

如何讓穩定獲利的企業把錢吐出來, 我們能想到的幾乎都要政府出手
稅率 (各方面使用的), 法律上的罰金提高,
不動產是如何能影響企業把獲利吐出來? 這我不懂
Meiyin:
我想到的是資訊透明、治理、制衡與競爭機制。不合理該落日的補貼或法規要逐步退出;勞資談判籌碼的對等(提升勞工的力量);鼓勵的機制 以及大企業、政府帶頭提升薪資福利

sch_Re:
資訊透明、治理、制衡與競爭機制 
這我不是很懂, 有實務可以舉例嗎?
 
不合理該落日的補貼或法規要逐步退出;勞資談判籌碼的對等 (提升勞工的力量) 
沒錯, 我覺得不合理的補貼和法規一定要退出, 
勞資談判籌碼在這次勞基法修改就看出悲哀的事實
鼓勵的機制 以及大企業、政府帶頭提升薪資福利
鼓勵的機制指的是? 政府帶頭提升薪資, 也是一個
Meiyin_Re_sch_Re:
我基本上會同意這個論點:沒有多元的競合,哪來蓬勃的市場和合理的待遇?

外資開放的程度可再討論,可是至少本土企業多競爭人才 會對提升薪資有幫助吧